河钢邯钢运输部机车维检工田桂勇
精于工 匠于心
河钢集团邯钢公司 王 冬
一些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表达,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田桂勇,河钢邯钢运输部机车维检工,在近三十年的机车检修生涯中,他始终秉持“十年如一日,反复磨练方成器”的信仰,总是冲在机车检修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攻坚克难,大胆创新,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 田桂勇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百名能工巧匠”等荣誉称号30多项,并被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和机电工程系校外实践指导专家,他所带领的班组和创新团队被全国冶金建材总工会命名为模范创新工作室和李斌式优秀班组,被河北省总工会命名为首批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荣誉的背后,田桂勇对自己有着清醒的定位。他常说,身为一名机车检修人员,想方设法为铁路运输提供状态良好的机车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勇于突破 锐意进取
众所周知,田桂勇在2005年就改写了河钢邯钢不能自做内燃机车中修的历史,之后许多人都认为他已经“名利双收”,完全不需要再拼搏什么了。但是他却没有放慢前进的步伐,坚持技术创新,并在2008年成立田桂勇机车检修创新工作室。“干一行就得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不能因为过去的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停滞不前。”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2年,河钢邯钢投入使用的33台内燃机车中,有多台机车因各种原因超过中修期,导致故障频发,大功率电传机车更是陆续出现机车发动机功率明显不足、油耗增大等问题,运用质量难以保证。如何在短期内完成多台机车的中修任务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按照原有工艺流程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打破传统的惯性思维,推陈出新!”回想起当时的情况,田桂勇坚定地说。为此,他每天最早来到岗位,不是泡在技术室翻阅资料、研究数据,就是钻进机车测量比对,谋划方案。经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他敏锐地发现,由于冶金工矿企业内机车存在运行速度低、大功率作业时间短、怠速时间长、环境粉尘大、使用年限超期但运行公里数并不超限的运用特性,导致柴油机缸套的磨损程度极为严重,而曲轴、活塞、电机等其他部件的各项参数一般仍在允许使用范围内。如果能实现缸套的快速更换,是否能达到中修的效果,缓解机车运用压力?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最终,一种用快速更换柴油机气缸套、活塞环的工装新鲜出炉,仅需10天就可更换一台柴油机的全部缸套,大幅度缩短了检修时间。
在取得成效之后,田桂勇却再次沉下心来,及时总结经验,突破传统检修模式的思想束缚,创新性地提出“将机车中修由‘开胸破颅’式大手术变成‘微创型’小手术”的检修理念。同时,他大胆改进检修工具,通过技术突破支撑工艺优化。
几年间,他带领团队设计制作了快速更换240柴油机汽缸套专用工具、快速更换牵引电机的移动托架和车轴齿轮箱动态试验台等专用工具20多台套,完成创新课题26项,获得新型实用专利授权12项,实现了在不增加人员设备投入的情况下,每年完成8台中修机车这一过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标,每年可节省1200多万元,创造出同行业检修费用最省、时间最短、用人最少、效果最好的记录,并在2015年实现公司现有6种类型机车的全部自主中修,为工矿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检修成本降低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攻坚克难 大胆创新
“择一事终一生,用匠心谱华章”,这句话是对田桂勇实事求是的评价。近年来,随着机车使用年限的增加,各类“疑难杂症”越来越多。为此,田桂勇深入一线,及时了解机车运用状况,尽心尽力解决各类难题。
为解决库内检修机车需要及时倒调的难题,他利用废旧资源改造待报废太行机车为充电式电动倒调机车,每年可节省30万元以上。他总结出的快速处理机车震动操作法,不分解转向架动态检测车轴齿轮箱工作状态法、机车冷却系统反冲洗打压试验等先进操作法使检修效率成倍提高。通过他的不断努力,已连续多年使机车综合能耗降低10%以上。
2017年,公司面临的环保压力剧增,田桂勇立即将工作重点转向对机车冒黑烟的治理,组织骨干力量进行专项技术攻关。由于3000多千瓦的大功率柴油机排烟处理装置国内并没有成熟安装案例可供借鉴,攻关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各方面的压力纷至沓来。“当时,就连攻关组内部都出现了质疑的声音。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一方面不断地给大家鼓劲儿,稳定军心,另一方面更加刻苦地研究资料,积极尝试各种解决方案。”该段技术员、攻关组成员苏士华说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设计制作出一种柴油机启动油量限制器,可有效降低机车启机冒黑烟现象的发生,同时还为机车排烟系统加装自制烟气导流装置,降低了烟尘的排放量,减少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再配合提高检修标准,加大检查频次,司机精心操作及禁止机车超负载作业等一系列措施,终于使机车冒烟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公司节省1000多万元的外委改造费用,同时还申报了两项国家专利,成为集团内同行参照学习的榜样。
以身作则 无私奉献
努力不会白费,成功并非凑巧。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难题,田桂勇付出的不仅是时间、体力和精力,甚至还经常自己掏钱购买一些小零件,用于技术改造。2016年7月,在解决电传机车车轴齿轮箱轴承更换难题时遇到困难,急需一套加热设备。为了节省时间,田桂勇自己花钱去采购。正是由于这套设备的及时应用,问题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
身为一名技术人员,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让更多的人尽快地掌握技术知识,才能不断地提高机车检修质量。因此,他对自己的技术从不保留,所有资料全部公开,并且承诺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找他。田桂勇常说,吃技术这碗饭就不能怕被超越,如果“敝帚自珍”最后只能让自己变成井底之蛙。
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技术传授给大家,他自己花钱买了数码相机,利用业余休息时间把多种备件拆卸、分解及安装过程拍成照片,制作成幻灯片课件,供大家学习。他还利用工余时间编写了10多万字的培训教材,并自任兼职教师,每年授课不少于50课时。
正是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许多职工积极参与到技术创新中,开展了一系列小改小革,职工的检修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逐渐培育锻炼出一支由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岗位能手、十佳共产党员等组成的技术创新专业团队。田桂勇已连续7年被河钢邯钢评为优秀兼职教师,2016年被公司聘为“机车检修”专业特级内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