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河北省企业联合会 > 企业经典故事 > 内容阅读

打造多层次、开放式的全员创新文化推进企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打造多层次、开放式的全员创新文化
推进企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全员创新文化建设案例
 
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钢邢机”)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政府投资创建的国内第一家专业生产冶金轧辊和冶金成台(套)设备的冶金机械及备件制造企业,是目前世界上产销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资本实力最强的冶金轧辊专业研发与生产厂家。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20%以上,国内市场综合占有率50%,被誉为“中国轧辊产业的摇篮,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自建厂至今,中钢邢机共生产各类轧辊50万支,累计为国家轧制各类钢材超过60亿吨,我国每100米铁路路轨,90米以上是用邢台轧辊生产的,每年全国近50%的钢材是使用中钢邢机轧辊生产的。
一、打造多层次、开放式的全员创新文化背景
(一)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对中钢邢机的产品品质、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新的经济运行发展要求,保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巩固和提升行业地位,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持续深入地推进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全员创新,必须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持续开展创新能力培育,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发展实力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推进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工作的高质量运行,为建设国际强企提供不竭动力。
(二)应对国际国内激烈市场竞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轧辊行业的竞争表现为国际竞争本土化,国内竞争国际化。作为民族轧辊企业和世界轧辊行业的领军企业的中钢邢机,所面临的是国际轧辊企业拥有几百年的生产历史、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诸多优势的竞争对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谁能用最低的成本、最优的工艺、最高效的操作方法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谁就能赢得用户、占领市场。轧辊企业要由追求产量扩张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提高转变,由引进技术向消化引进技术集成创新、向原始创新转变,由增加资源投入的高能耗、高污染,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挖潜增效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靠技术进步、集约化经营和科学发展转变。因此,创新就不再仅限于个别专业技术人员,也不再仅限于新产品研发。每个岗位、每名员工都要不断寻求最佳、最优的工作方法、操作手段,持续改进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和绩效。
(三)轧辊产品特征和作用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创新管理
轧辊是轧机上的最核心部件,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不掌握冶炼、铸造、热处理和机械加工等核心技术,就无法生产出满足耐高温、抗高压等轧制条件的轧辊。某些高端轧辊的技术工艺,也只有世界上少数几个企业掌握。钢铁生产中所有的钢材最终都是通过轧辊轧制生产的,它直接决定了轧机的效率和轧制钢材的质量。而国内轧辊企业在生产过程、实际操作中,很多工序靠经验、凭感觉,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水平不高。因此,在研制新产品和引进消化国外先进轧辊生产技术的同时,还要发动和依靠广大员工的智慧,对一百多道生产工序进行持续改进、优化,改变传统的轧辊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水平,推进轧辊产品更新换代,以高性能、高质量的轧辊不断满足钢铁工业的需要,为钢铁企业带来持续的惊喜和利益。
(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必须实施多层次、开放式全员创新
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的相互交流和撞击,创造开放性、自由交流、容忍不同观点的环境。在企业内建立一个短、平、快的激励机制既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强烈愿望,也是广大员工殷切期望。创新应该是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持续创新:创新无人不能,人人都是创新的主体,人人都可以提出创新思路和创新计划,实施新的方式、方法,创造新的成果;创新无处不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质量、装备工具、材料、工艺方法等各方面都有改进的空间,都有创新的内容;创新无时不有,员工生产工作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有必要对以往的工作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改革和创新,对未来的工作进行思考,如何做到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质量更好。通过对几十年创新机制的深入剖析和反思,中钢邢机的创新必须回归到创新的广义上,实施多层次、开放式创新,依靠内部孵化、外部引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钢邢机10年来的创新实践充分证明,具有中钢邢机特色的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创新已成为企业打造世界轧辊行业第一强企的发动机。
二、实施多层次、开放式的全员创新文化的内涵和主要做法
自2006年开始,中钢邢机建立并持续推进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创新机制,创造性地培育了全员创新文化核心内涵。倡导一种“敢为人先、敢于人先”的风气,从各个层面上鼓励员工争做第一,永做第一,追求第一的创新行为;营造一种“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氛围;创造一种“人人愿意创新,时时渴望创新、处处能够创新”的环境,构建一系列“尊重创新愿望,发挥创新才能,鼓励创新行为,肯定创新成果”的工作开展机制,形成群众性自发创新的推进体系、各专业系统创新体系、科研课题研发体系、产销研创新体系、产学研创新体系以及国际国内高端的学术交流等六级管理为架构,以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群众性创新为基础,以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为核心,以建设世界轧辊行业第一强企为战略目标的多层次、开放式、内部孵化的全员创新体系,营造了专群结合、团队创新、联合创新,群众性创新促进科技攻关,科技攻关引领群众性创新的生动局面。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个环境、一套机制,形成了全员创新工作开展的文化内涵和持久动力。为使全员创新工作落地生根,企业搭建了五个平台、建立了七项机制、强化了五项措施。
(一)搭建全员创新工作五个平台
1.打造3C国家科研平台。围绕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从建设世界轧辊行业第一强企出发,瞄准世界轧辊制造最前沿技术,打造全球一流的高端科研平台。构建了“3C”(Country国家)研发平台,即“国家轧辊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轧辊技术中心、国家轧辊研究所”,建有国内轧辊领域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常年有数人进站工作,专门从事轧辊材料研究;是国家轧辊产业创新基地,全球最大的轧辊研发生产基地;聘请了8名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和轧辊使用专家等一批国内顶级专家和学者为企业技术顾问的智囊团队;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实验及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极大地增强了我国轧辊材料基础研究、轧辊成型新技术研究、轧辊使用性能模拟研究等技术水平,彻底改变了靠摸索、凭经验的轧辊生产局面。企业近几年用于科研开发方面的费用,达到销售收入的4.36%。
2.建设产学研用创新合作平台。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技术交流,与清华大学等十余所高等学校和钢铁研究总院等科研院所签订了共建产学研中试基地协议,联合开展轧辊制造技术、使用性能研究攻关,优势互补,攻破一批新产品、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技术难点的同时,还增强了企业研发能力,培养、造就了一批科研技术骨干。为用户量身订做个性化产品,实现轧辊生产现场与使用现场的有效链接。每年都有几十项研发课题,与宝钢共同推进的5m以上特大型宽厚板工作辊国产化项目,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国内5m以上特大型宽厚板轧机生产线上使用的工作辊全部都是由中钢邢机独家生产制造的,这是拥有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该产品已出口到韩国浦项等世界知名的钢铁企业。
3.建立行业最高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利用中国铸造协会轧辊学术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铸造协会理事长单位及河北省铸造协会会长单位等协会组织优势,发布新概念产品,促进行业信息、专家成果等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和技术交流,成功举办“2018国际钢铁轧制新技术高端论坛”、 轧辊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国际板带轧辊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2016中国轧辊制造及应用前沿技术研讨会等多项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研讨活动,面向全球市场连续推出8项高技术、高附加值新产品,赢得国内外钢铁客户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认可。
4.构建全员创新人力资源平台。企业为3800余名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开辟管理、技术、操作三条人才成长晋升通道主线,而每名员工的晋升都与创造性开展工作即实施多少项创新成果紧密相联,为“想干事的给你提供机会,能干事的给你创造条件,干成事的给你相应待遇”,形成一个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的浓厚氛围。目前100余名中高级管理人员,280余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和1700多名骨干员工队伍,构成了中钢邢机创新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
5.搭建全员创新工作体系平台。公司成立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公司、分厂(部室)、车间(科室)、班组四级管理机构,由公司创新办公室实施统一管理。各专业管理系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攻关方向,分别建立了生产经营、工艺技术、设备能源、“四化”建设等专业系统创新平台。建立每月组织创新成果推广交流机制,对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进行交流,不断提升全员创新能力,推进全员创新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二)建立七项机制,促进全员创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高效运行
一是实行总支、支部书记负责机制。企业全员创新工作由公司党委负责推进,成立全员创新工作办公室,各基层单位创新工作由总支、支部书记负责,各总支、支部书记牵头每月对本单位全员创新工作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员工创新提案进行批转,对围绕“操作一次做到位、产品一次走到底”主线确定的创新计划负责推进实施,对创新成果进行评审,并确立成果奖励、核定创新工资,定期发布重点创新区域、重点创新计划和目标,协调力量,督促重点创新项目实施,交流经验,营造氛围,激励先进;二是实行重要创新项目及科研课题推进机制;三是对员工创新提案、创新成果实行月评审机制,对各单位全员创新工作开展情况实行季考评机制;四是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并奖机制。公司设立3%创新工资单元和创新成果奖励专项奖励基金,开展创新明星员工评比表彰;五是实行创新成果冠名机制。百余名员工的创新成果被冠名,永久展示在生产现场最显眼地方;六是实行创新成果固化机制,成熟做法及时纳入操作规范;七是实行科研功臣、明星员工长效激励机制,对5年内连续两年(含)以上获得科研课题项目奖或创新明星员工称号的,在年度创新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命名并颁发证书,同时享受津贴等待遇。
(三)强化五项措施,以创新思维持续推进全员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持续完善创新管理体系,推进了全员创新工作的“三个转变、两个提升”,即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的转变,由员工自发的创新向有组织、有计划的导向型创新转变,由员工个体创新向系统创新、联合创新、团队创新转变,持续提升创新提案质量,持续提升创新成果效益;二是建立世界轧辊行业第一强企标准体系,把握创新工作开展导向,以对标促创新开展;三是建立100余人的专家库,量化创新成果评审标准,成立四个专业评审组,不断推进评审的专业化、科学化进程;四是开展点题攻关,持续推进各专业部门的系统创新、联合创新、团队创新。公司针对生产、经营、质量、管理、工艺技术等重点、难点,每年拿出上百万元用于“选题立项、点题攻关”活动;五是加强国家政策研究。
三、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创新科研模式,满足了钢铁行业发展需求。中钢邢机充分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平台,下大力量推进“科研新产品研发中心、市场技术服务中心、生产技术管控中心”科研三大中心建设。“三大中心”以钢铁用户需求为导向,综合协调集中企业内部资源优势,加快新产品研究步伐,提高成熟产品的适用性。近几年,中钢邢机新产品研发速度和效果明显提高,使公司平均每月都有一项新产品问世。先后成功研发了《高碳高速钢轧辊》、《C70高性价比冷轧辊》、《TC100锻造高速钢轧辊》、《TG100锻造高速钢冷轧辊》、《等硬度锻钢支承辊》、《新一代中厚板工作辊》、《ER高铬钢轧辊》、《高速钢立辊》等几十项新产品,新产品质量水平以及实应用表现超国外同类产品。中钢邢机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始终保持着技术领先优势
二是创新营销模式,为钢铁企业降成本提供支持。针对当前钢铁企业盈利空间不断压缩的现状,中钢邢机本着共赢合作的理念,依托公司科技、装备和生产优势,探索形成了以“配套供给、全线总包、租赁使用、功能计价”为基本内涵的营销模式,即通过充分发挥中钢邢机的综合技术优势,针对不同钢铁厂家、不同轧线的特点,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轧辊生产、使用和供应方案,既为钢铁企业轧钢生产提供了方便,降低了用户轧辊消耗和各种维护成本,又促进了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和水平,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新的轧辊营销模式推出后,很快受到了国内钢铁企业的关注。近年来,中钢邢机先后与日钢、柳钢、西南不锈等公司分别签订了功能计价合作协议,有效降低了这些企业的轧辊储备、使用、维护费用。
三是创新质量管理方式方法,以高产品质量为钢铁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轧辊产品质量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钢铁企业的轧机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轧辊生产从冶炼、铸造、锻造、热处理、机加工至成品检验、包装等共有几十道工序,过程质量控制难度极大,任何一个操作环节出错,都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中钢邢机借助“可视化管理理念”,在公司创新建立了一套能提前预防错误发生、过程中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管理机制,公司以设备防错、装置防错、计算机软件防错、流程防错及可视化手段等为切入点,不断对工艺技术、工序过程、产品适用质量等进行定期梳理、分析、评价,通过在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等领域,实行“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和改造,有效提高了工序质量与本质化可控水平,进一步提高和稳定了轧辊产品实物质量。
四是依靠强大的全员创新能力,推进了企业转型升级。自2006年开展全员创新工作以来,中钢邢机各岗位员工围绕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等工作,提出的创新提案和实施的成果,解决了大量长期未能解决的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十几年来,共产生创新成果12.6万项,重要创新成果5869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5亿多元。据不完全统计,每投入1元的创新奖励,就会产生11元的创新成效,投入产出比为1:11。新产品研发周期由十几年缩短为1至2年,甚至几个月。仅2018年,该公司就新获授权专利42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国家专利总数已达3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在50%以上。一支邢台轧辊产品,就包含有360余项国家专利,100余项技术发明。公司高附加值产品产值率达65%以上。通过推进全员创新和科技创新,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中钢邢机始终保持了中国轧辊首研首发的领先地位。
中钢邢机通过深入扎实开展全员、全面、全过程创新工作,推进了企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制造服务型示范企业、国家创新方法示范企业、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示范企业、中国绿色铸造示范企业、中国工业先锋示范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单位、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2年蝉联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