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企业联合会
关于《我省入围2016年中国500强企业分析
暨“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路径及模型构建”
报告》的报告
省政府:
2016中国500强企业名单已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经广泛宣传、全力发动、精心审核、认真推荐,我省共24家企业入围2016年度中国500强企业。我会通过对我省入围企业的认真研究,分析出我省入围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特征,并重点分析了我省制造业入围企业的发展状况,同时创新性地研究了我省“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路径及模型构建”。现将报告呈送,请阅示。
附件:《我省入围2016年中国500强企业分析暨“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路径及模型构建”报告》
2017年3月30日
我省入围2016年中国500强企业分析暨
“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路径及模型构建”报告
一、我省入围2016中国500强企业基本情况
(一)入围企业数量及全国排位
我省共24家企业入围2016中国企业500强,较上年减少2家,入围数量居全国第七位,较上年下降一位。
前十位省份(直辖市)分别是:
第一位 北京101家(较上年增加3家,位次持平);
第二位 山东49家(较上年减少2家,位次持平);
第三位 广东48家(较上年增加7家,上升两位);
第四位 浙江44家(较上年减少4家,下降一位);
第四位 江苏44家(与上年持平,位次持平);
第六位 上海27家(较上年增加2家,上升一位);
第七位 河北24家(较上年减少2家,下降一位);
第八位 天津17家(较上年减少4家,位次持平);
第九位 四川14家(与上年持平,位次持平);
第十位 重庆12家(较上年增加1家,上升一位)。
(二)入围企业位次及升降情况(见下表)
企 业 名 称 |
2016位次 |
2015位次 |
位次变化 |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
44 |
43 |
降1位 |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55 |
60 |
升5位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94 |
85 |
降9位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183 |
207 |
升24位 |
河北新华联合冶金控股集团 |
200 |
196 |
降4位 |
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9 |
208 |
降1位 |
河北敬业集团 |
234 |
225 |
降9位 |
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37 |
213 |
降24位 |
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243 |
229 |
降14位 |
唐山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246 |
276 |
升30位 |
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276 |
289 |
升13位 |
石家庄北国人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392 |
383 |
降9 位 |
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394 |
403 |
升9 位 |
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
395 |
445 |
升50位 |
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
398 |
424 |
升26位 |
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 |
426 |
418 |
降8位 |
河北新金钢铁有限公司 |
427 |
429 |
升2位 |
武安市裕华钢铁有限公司 |
430 |
421 |
降9位 |
晶龙实业集团 |
440 |
462 |
升22位 |
武安市文安钢铁有限公司 |
449 |
—— |
新 增 |
武安市明芳钢铁集团 |
451 |
471 |
升20位 |
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 |
452 |
366 |
降86位 |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62 |
412 |
降50位 |
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 |
487 |
—— |
新 增 |
入围企业位次上升的10家,下降的12家,新增2家,退出的4家(隆基泰和实业、中太建设集团、冀东发展集团、烘熔钢铁集团)。连续十四年入围的2家(开滦集团、津西钢铁);连续十二年入围的2家(庞大汽贸、河北敬业);连续十一年入围的1家(港陆钢铁);连续十年入围的1家(瑞丰钢铁);连续九年入围的有2家(长城汽车、普阳钢铁);连续八年入围的2家(河钢集团、冀中能源和三河汇福粮油);连续七年入围的3家(北国人百、河北建工和新金钢铁)。
(三)入围企业行业结构情况
今年入围的24家企业涉及10个行业,涉及行业种类较上年减少2个。其中: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家(河钢集团、河北新华联合冶金控股、河北敬业、河北津西、唐山瑞丰、冀南钢铁、普阳钢铁、新金钢铁、裕华钢铁、文安钢铁、明芳钢铁、港陆钢铁),较上年减少烘熔钢铁,新增文安钢铁;
煤炭采掘及采选业2家(冀中能源、开滦集团),与上年同;
汽车和摩托车商贸、维修保养及租赁业1家(庞大汽贸),与上年同;
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1家(长城汽车),与上年同;
农副食品及产品加工业2家(三河汇福、五得利面粉),较上年增加五得利面粉;
商业零售业、连锁超市1家(北国人百),与上年同;
建筑业2家(河北建工集团、河北建设集团),较上年减少中太建设;
物流、仓储、运输、配送服务业1家(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与上年同;
能源(电、热、燃气等)供应、开发、减排及再循环服务业1家(新奥能源控股),与上年同;
电子元器件与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设备制造业1家(晶龙集团),与上年同。
因上年入围的冀东发展及隆基泰和今年未能入围,我省在建筑材料及玻璃等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物业及房屋装饰、修缮、管理等服务业两个行业领域出现空白。
(四)入围企业所有制结构情况
今年入围的24家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家,较上年减少1家,民营企业18家,较上年减少1家。
(五)入围企业区域分布情况(见下表)
我省入围2016中国500强企业区域分布
地 区 |
入 围 数 量 |
入 围 名 单 |
2016年变动情况 |
|||
2015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6年 |
新增 |
退出 |
|
石家庄市 |
5 |
5 |
河钢集团、河北敬业、 河北物流、河北建工、 北国人百 |
河钢集团、河北敬业、 河北物流、河北建工、 北国人百 |
—— |
—— |
唐 山 市 |
6 |
5 |
开滦集团、庞大汽贸、 津西钢铁、港陆钢铁、 瑞丰钢铁、冀东发展 |
开滦集团、庞大汽贸、 津西钢铁、港陆钢铁、 瑞丰钢铁 |
—— |
冀东发展 |
邢 台 市 |
1 |
1 |
冀中能源 |
冀中能源 |
—— |
—— |
邯 郸 市 |
6 |
7 |
冀南钢铁、普阳钢铁、 裕华钢铁、新金钢铁、 明芳钢铁、烘熔钢铁 |
冀南钢铁、普阳钢铁、 裕华钢铁、新金钢铁、 明芳钢铁、文安钢铁 五得利面粉 |
文安钢铁 五得利面粉 |
烘熔钢铁 |
廊 坊 市 |
3 |
2 |
中太建设、三河汇福、 新奥能源 |
三河汇福、新奥能源 |
—— |
中太建设 |
保 定 市 |
3 |
2 |
长城汽车、隆基泰和、 河北建设 |
长城汽车、河北建设 |
—— |
隆基泰和 |
衡 水 市 |
1 |
1 |
晶龙实业 |
晶龙实业 |
—— |
—— |
沧 州 市 |
1 |
1 |
河北新华联合冶金 |
河北新华联合冶金 |
—— |
—— |
张家口、承德连续十年无企业入围,秦皇岛从无企业入围。 |
(六)入围企业主要数据及与去年比较(见附件一)。
二、我省入围2016年中国500强企业整体经营特征
(一)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持续走低但略优于全国
我省2016年入围企业总营业收入达到15597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3.18%,增幅下降2.4个百分点,虽连续第五年增幅下降,但高于全国企业500强-0.98%的整体水平。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企业4家,较上年减少2家,下降企业占我省入围企业总数的17%,覆盖面较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而全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负增长的155家,较上年增加61家,负增长企业占到500强企业的31%,覆盖面高于我省14个百分点。我省入围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较快的企业是文安钢铁和长城汽车,分别实现41.06%和21.46%的高增长。下降幅度较大的是港陆钢铁,较上年下降15.7%。鉴于我省入围企业重化行业占据多数的情况,入围企业营业收入整体指标优于全国500强整体水平,反映出在“新常态”和“三去一降一补”的大环境下,我省企业的整体抗压能力和综合应对能力有所增强。
(二)资产总额低位徘徊
我省2016年入围企业资产总额达到了11334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7%,增幅增加0.3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三年增幅下降的趋势,但仍低于全国500强12.6%的整体增长率。资产规模扩大的企业19家,占入围企业总数的79%,覆盖面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河北建设和河北建工分别实现47%和23%的高增长;资产规模下降的企业5家,占入围企业总数的21%,覆盖面较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资产总额低位徘徊反映出我省企业投资动力不强,整体处于“去产能、去库存”的深度结构调整之中。
(三)整体盈利能力下滑
﹡为保证与国家发布数据口径一致,也便于与国家数据对比,本文中所涉及净利润均为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而非一般会计合并报表利润。
我省2016年入围企业实现净利润总额149亿元,同口径同比减少12亿元,下降7.45%,整体营收利润率为0.86%。而全国500强整体实现3.47%的增长,整体营收利润率为0.91%,比我省高0.05个百分点。我省入围企业利润下降的11家,占入围企业总数的45.8%,高于全国500强34%的整体水平;我省入围企业中亏损的4家,占入围企业的16.7%,高于全国500强亏损面14.4%的整体水平。利润下降幅度较大的为钢铁行业,12家入围的钢铁企业有9家出现利润下滑,占入围钢铁企业的75%,其中津西钢铁、港陆钢铁、裕华钢铁、普阳钢铁、瑞丰钢铁下降幅度分别为-109%、-83%、-53%、-46%、-34%。但我省12家入围钢铁企业仅有河钢集团和津西钢铁两家出现亏损,亏损面为16.7%,总亏损额13.24亿元,而全国48家入围钢铁企业有21家出现亏损,亏损面达到了43.8%,亏损总额720.56亿元。我省入围企业亏损较为严重的为煤炭行业,入围的两家企业冀中能源和开滦集团亏损额分别为14.33亿元和21.25亿元,合计亏损35.58亿元,占我省入围企业亏损总额的73%,而全国26家入围煤炭企业有17家亏损,亏损面为65.4%,总亏损额265.57亿元,占全国500强企业亏损总额的18%,虽然我省两家煤炭企业亏损总额较上年减少15.5亿元,但整体盈利能力低于全国同行业整体水平。
(四)创新投入和产出低于500强整体水平
从国家发布的数据来看,我省24家入围企业有中17家投入了研发资金,研发投入面为71%,而全国500强企业有430家投入了研发资金,研发投入面为86%,高于我省15个百分点。我省17家企业研发投入总额为105.77亿元,同口径同比减少9.74亿元,下降了8.4%,延续了多年来研发投入整体下滑的趋势。而全国430家企业共投入研发资金7060.37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7.41%,研发投入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为正增长且高于我省15.81个百分点。
我省17家企业的整体研发强度为0.85%,同口径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1.48%整体强度,且全国整体研发强度较上年继续增长0.11个百分点,差距进一步拉大。全国500强中创新型大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0%的就达到5家,分别是百度(15.89%)、华为(15.09%)、中兴(12.18%)、中国航天科工(11.92%)、阿里巴巴(10.54%),而我省强度最高的晶龙实业和长城汽车也仅达到3.72%和3.63%,其余企业多数尚不足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国家发布的数据,我省24家入围企业有13家拥有专利,专利拥有企业面为54.2%,而全国500强有384家企业拥有专利,专利拥有企业面为76.8%,高于我省22.6个百分点。我省13家企业共计拥有专利7471项,平均575项/家,其中发明专利1468项,平均113项/家,发明专利占比为19.65%,而全国384家企业拥有专利644100项专利,平均1677项/家,其中发明专利189900项,平均495项/家,发明专利占比为29.48%,高出我省9.83个百分点。我省有12家企业参与了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136项,平均11项/家,国际标准制定5项,平均0.42项/家,而全国500强企业有333家企业参与了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38033项,平均114项/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1621项,平均4.87项/家。
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各项主要数据来看,我省均低于全国500强整体水平,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之势。创新是企业调结构、转方式和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动力,创新能力的相对弱化,将对我省企业的持续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五)国际化经营企业数量增多能力提升
根据国家发布的数据,我省24家入围企业有10家提供了海外经营数据,占到我省入围企业的41.7%,全国500强企业有292家提供了海外经营数据,占到入围企业总数的58.4%。虽然覆盖面仍低于全国500强整体水平,但较我省上年的指数提高8.37个百分点。
我省10家企业实现海外收入1214亿元,同口径同比增加462.22亿元,增长61.48%,而全国292家企业海外收入同口径同比下降11.11%。我省企业拥有海外资产547亿元,同口径同比增加243.4亿元,增长80.17%,高于全国18.68%的整体增长水平。我省企业拥有海外员工7822人,同口径同比增加2976人,增长64.41%,高于全国27.05%的整体增长水平。
(六)民营企业五项指标占比高于500强整体水平
我省入围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家,民营企业18家。民营企业占入围企业总数的75%,非国有比例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00强企业整体3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资产、利润、纳税、员工人数分别占到我省入围企业总数的48.12%、41.18%、128.91%、51.84%、44.29%,五项数据均高于中国500强企业24.06%、10.26%、23.24%、11.49%、18.91%的整体水平。
三、我省制造业企业发展状况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
我省入围2016年中国500强的24家企业中, 有16家为制造企业,占到我省入围企业总数的66.67%,远高于全国52.2%的比例,成为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一)我省入围中国500强中制造业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我省入围2016年中国500强的16家制造企业,营业收入总额9138.85亿元,同口径同比增加512.22亿元,增长5.94%,高于我省24家入围企业3.18%的增长率,营业总额占入围企业总额的58.59%,而全国500强中的261家制造企业营业额仅占500强企业营业额的39.17%;16家制造企业资产总额6870.65亿元,同口径同比增加464.45亿元,增长7.25%,高于我省24家入围企业7%的增长率,资产总额占入围企业的60.62%;16家制造企业实现利润151.15亿元,同口径同比减少19.99亿元,下降11.68%,高于我省入围企业7.45%的整体下降幅度,利润总额占入围企业总额的101.48%,全国500强中的261家制造业企业利润额仅占500强企业总额的17.08%;16家制造业企业实现利税230.64亿元,同口径同比增加20.95元,增长9.99%,高于我省入围企业1.74%的增长率,利税总额占入围企业的66.47%;16家制造企业共有员工355655人,同口径同比减少16172人,下降4.35%,下降幅度略高于我省入围企业3.41%的整体水平,员工人数占入围企业总数的55.79%;16家制造企业共投入研发资金86.71亿元,同口径同比减少5.21亿元,下降5.67%,下降幅度低于我省入围企业8.4%的整体水平,研发投入总额占我省入围企业的81.98%;16家制造企业的整体研发强度为0.95%,同口径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高于我省入围企业0.01个百分点;16家制造企业拥有专利6643项,占我省入围企业的88.92%,其中发明专利1261项,占我省入围企业的85.9%,参与国家或行业、国际标准制定108项,占我省入围企业的76.6%;16家制造企业实现海外收入768.78亿元,同口径同比261.28亿元,增长51.48,海外总收入占我省入围企业总额的63.33%;拥有海外资产474.54亿元,同口径同比增加227.16亿元,增长91.82%,海外资产占我省入围企业总额的86.75%;海外员工7593人,同口径同比增加2793人,增长58.19%,占我省入围企业总数的97.07%。
(二)我省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
在发布中国500强企业的同时,国家同步发布了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我省共39家企业入围,入围企业数量居全国第四位,前三位分别是浙江省93家、山东省75家和江苏省43家。我省入围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1950亿元,同口径同比增加210亿元,增长1.79%,而全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65200亿元,同比下降1.54%,我省增幅高于全国3.33个百分点;我省入围企业资产总额9504亿元,同口径同比增加580亿元,增长6.5%,而全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资产总额增长13.53%,增幅低于全国制造业500强企业7.03个百分点;我省入围企业实现利润205.39亿元,同口径同比减少49.07亿元,下降19.29%,而全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利润总额仅下降0.8%,下降幅度高于全国制造业500强18.49个百分点;我省入围企业共投入研发资金134.73亿元,同口径同比减少4.73亿元,下降3.39%,而全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研发投入增长了11.6%,比全国制造业500强整体水平低了14.99个百分点;我省入围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1.13%,同口径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而全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为2.1%,并且较上年继续提高了0.24个百分点,我省低于全国整体水平0.97个百分点;我省入围企业拥有专利8135项,平均508项/企,其中发明专利1724项,平均108项/企,发明专利占比为21.19%,而全国制造业500强拥有专利497500项,平均995项/企,其中发明专利154000项,平均308项/企,发明专利占比为30.95%;我省入围企业实现海外收入877.47亿元,同口径同比增加255.63亿元,增长41.11%,而全国制造业500强海外收入增长9.31%,高于全国制造业500强31.8个百分点 ;我省入围企业海外资产和海外员工分别为496.65亿元和8239人,同口径同比分别增加219.69亿元和2470人,分别增长79.32%和42.82%,而全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海外资产和海外员工分别增长27.08%和56.84%,海外资产增幅高于全国500强制造业企业52.24个百分点,海外员工增幅低了14.02个百分点。
(三)我省制造业发展中的主要短板和问题
1、产业结构亟待改善
我省入围2016中国制造业500强的39家企业中,有22家集中于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业,占到入围企业的56.41%,全国有73家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业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占比仅为14.6%,我省占到73家企业的30.14%。我省22家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8656亿元,占全省入围企业总收入的72.43%,资产总额6525亿元,占全省入围企业总资产的68.65%,员工人数32.4万人,占全省入围企业总员工数的60.36%;而全国同口径比值仅为13.62%、15.25%和13.63%,我省分别高出58.81、53.4和46.73个百分点。三项指标既反映出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行业在我省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更反映了我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亟待改善。
2、资产运营和盈利能力差距较大
我省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的平均资产周转率为1.26次/年,低于全国制造业500强1.5次/年的平均水平,平均资产利润率为2.1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3个百分点。
资产周转率和净资产利润率低说明我省制造业企业提质增效的任务非常艰巨。
3、劳动生产率偏低
我省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223万元/人,与全国制造业500强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人均资产177万元/人,低于全国制造业500强222万元/人的平均水平;人均净利润3.82万元/人,低于全国制造业500强4.34万元/人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我省入围企业整体劳动生产率偏低,产业结构偏重于重化工业中后期的低效行业,通过结构调整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空间仍然很大。
4、资产负债率偏高
我省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1%,与全国制造业500强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整体水平超过了70%的风险线,存在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特别突出的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92%、86%、83%,是冀东发展、河钢集团和鑫海化工,均处于高风险水平。
5、创新能力不强
从我省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强度、专利数量、发明专利比例、标准制定参与程度等主要创新指标来看,与全国制造业500强整体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有的差距甚至很大且仍在扩大,说明我省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产出较低,创新转化率不高,多数行业或企业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程度不够,亟待通过创新加快转型升级进度,加快从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迈进的步伐,努力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6、国际化水平较低
2014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达到1400多亿美元,首次超过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这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里程碑,是国际化进程的分水岭。虽然我省以河钢集团为代表的大型制造企业近年来国际化水平提高迅速,但相较于全国制造业500强的整体水平仍有差距。我省入围制造业500强企业海外收入占比为7.34%,海外资产占比为5.23%,海外员工占比为1.53%,整体国际化指数为4.7%,而我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四项对应指标分别为16.6%、14.8%、4.49%和11.96%。这说明我省制造业国际化水平仍然较低,能力较弱。
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路径及模型构建
课题确立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战略决策和部署,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科学推进保驾护航。
主要内容:省企联经过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典型制造业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应坚持的“九字”指南,要素结构调整应坚持的“十五条”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模型和转型升级模型。“双模型”的构建虽然针对的是处于生命周期规范化阶段和协作阶段的企业,但对处于生命周期创业阶段和聚合阶段的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应有的思维、应有的原则、应有的行为、应有的路径。(全文如下)
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及模型构建
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下有底线而上无止境。所谓下有底线,就是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的最低需求;所谓上无止境,就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人类需求的追求和欲望在种类上会无止境地拓展,在质量上会无止境地攀升,在结构上会无止境地改善,但对同质、同类需求的数量是有限度的,产生了大众化需求、小众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为满足“三大无止境需求”,人类必然与时俱进地从事着“三大无止境活动”, 即价值创造、分工、分配、交易活动无止境;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扩大就业活动无止境;科学技术和管理创新活动无止境。 “三大无止境需求”构成了“需求侧”,成为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拉动力和原动力;“三大无止境活动”共同催生了“供给侧”,成为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驱动力,其中,科学技术创新活动是核心驱动力和牵引力,承担着满足即期需求和引导、激发预期需求的双重使命。“三大无止境需求”必然导致“需求侧”结构性调整处于有周期属性的动态升级之中,而“三大无止境活动”必然导致“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也处于有周期属性的动态升级之中,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对接的关系,这是经济健康、稳定、持续运行的第一追求。当然,这种对接是相对的和动态的,而不是绝对的和不变的,大体处于不同质的“错位→对接→再错位→再对接”的循环攀升之中。这个循环的过程,就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保证这个循环处于良好状态的唯一途径,就是成功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并成为有节奏、有节拍的常态。成功的结构调整量变积累是实现转型升级质变的必须。但实际上,上述循环状况对全球东西南北不同经济体来讲,是有明显差别的,而差别的长期积累、沉淀,导致各经济体在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结构、体量、安全、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差别。如果供给与需求错位程度和时间超出了保持经济正常运行的底线,必然造成无效供给严重过剩,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或长期严重滞后的病态,甚至导致区域或全球性经济危机、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的严重后果。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必须从企业做起。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主战场。通过认真研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制造业典型企业进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应有的“九字”指南和要素结构调整应坚持的“十五条”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双模型”。所构建的“双模型”,主要针对处于生命周期规范化阶段和协作阶段的企业,也对处于生命周期创业阶段和聚合阶段的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应有的思路、应有的原则、应有的行为、应有的路径。
(一)“三大结构调整”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企业有什么样的业务(或供给)结构,就需要有什么样的要素(即实现供给所需要的资源)结构,两者的匹配水平决定了企业效率、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水平。所以,企业业务结构调整,必须对其要素结构进行配适性、保障性调整。可以说,业务结构调整和要素结构调整是一对“孪生”活动。另外,当业务结构与要素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后,还必然引发组织结构调整。所以,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必然存在“三大结构调整”,这就是企业“新陈代谢”的根本标志。其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企业领导团队和全体员工对共有的、包容性的理想和梦想持衡追求力。这是企业在长期的文化建设中逐渐生成、沉淀、集成的精神动力,这决定了企业先进文化是企业首要“软”核心竞争力的地位。二是企业领导团队和全体员工的集成智力。只有高水平的集成智力,才能使企业拥有高水平的决策能力、领导能力、调控能力、洞察能力和执行能力,这是企业在正确的轨道上持续实施成功的“三大结构调整”,实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三是企业领导团队和全体员工的集成创新力。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集成创新能力越强,要素流动、结构调整、供需对接、扬长补短、去劣增优、降本提效等新陈代谢能力就越强,核心竞争力、协同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能力就会越强。
随着企业“三大结构调整”成果的不断积累,就会使企业不断生成并不断提升创新链优势、产业链优势、资源链优势、价值链优势等,突显四大特质:一是自主创新、协作创新、融合创新、资本运营、重组整合、科技成果孵化等能力不断提升,相关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与完善;二是在全球竞争中抢占相关高端技术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孵化等先机的能力不断攀升,进而形成全行业链并不断壮大、不断延伸;三是范围经济、协同经济、服务经济、融合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会不断生成、发展和壮大。这是因为,在企业成功的“三大结构调整”历程中,高新工程技术、智能技术(包括机器人、虚拟现实、区块链、3D打印技术等)、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应用及融合会不断加强和深化,这不仅会拉长、拓宽、提升企业本业或主业价值创造链条,而且会产生非本业或非主业经济活动,培养出相关人才、技术、智力、服务等资源。这些资源的不断积累和提升,就会使企业拥有非本业或非主业甚至非传统业务的研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能力优势,为多链条、多板块业务的生成、发展、壮大源源不断地提供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同时,随着企业综合、集成资源池发展、壮大,企业的价值创造思维还会从单纯的经营产品向兼顾经营资源拓展,从而生成并不断发展、壮大资源经营平台,为企业内部和外部创客及创业者提供投资、孵化、服务、指导等活动并按协议或合同取得回报。资源经营平台需要三大基本条件:①要拥有和可控资源“洼地”。所谓“洼地”,就是不仅拥有和可控的丰富的优质资源,而且要做到廉价且运营快捷简便,只有这样,才能对创客和创业者形成较强吸引力。②要形成资源持续生成、补充和资源经营持续改善、健康运营的体制、机制、制度等硬保障体系。③要生成并不断提升包容性、融合性平台文化,成为解决契约之外利益纠纷的软保障体系。上述三条,也是资源经营平台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四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不断向“价值微笑曲线”两端转移和攀升。在全球价值创造链条中,有三大基本环节,即研发、制造、服务。按三大环节的生成顺序,其价值量的大小构成了价值微笑曲线,这个曲线,就像人微笑时嘴唇的形状,研发在左端,制造在中间,服务在右端,两端获利水平高,中间获利水平低。这个微笑曲线是全球公认的。但追求卓越的制造企业,必须以保持并不断提升制造环节核心技术和话语权为前提,因为这是研发资源优势和服务资源优势得以保持并不断提升的根基和土壤。以上四大特质的不断生成、积累和提升,推动着企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实际上,在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演进中,至少存在着三大转型升级:一是从创业阶段向聚合阶段的转型升级;二是从聚合阶段向规范化阶段的转型升级;三是从规范化阶段向协作阶段的转型升级。而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内,又存在着若干小步的转型升级。而上述四大特质,正是企业生命周期进入协作阶段后才能拥有的核心特质。
(二)创新是企业结构调整的第一驱动力
企业的创新活动归根到底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产品创新、装备创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等都属于技术创新范畴,而管理创新包括模式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方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对技术创新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已普遍到位,而对管理创新的认识却明显滞后。实际上,管理创新追随企业发展、涵养企业发展、维护企业发展、服务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发展。追随企业发展主要体现在管理创新的方向、任务、目标、使命随着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而调整。涵养
企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管理创新不断健全、夯实、完善、提升企业七项基础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定额工作、信息工作、规章制度建设工作、培训教育工作、班级建设工作;二是通过管理创新推进、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三是通过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和改善企业各要素的匹配水平、结构水平及企业的组织水平、体制水平、机制水平、制度水平;四是通过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和改善企业各个业务流程水平,使之更先进、更适用、更安全、更可控、更节省、更高效、更优质、更持续、更稳定、更现代化(包括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等)。维护企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企业运营出现困难时,通过加强管理创新,以很少的资金投入收到明显的节支、降耗、提质、增效、减亏、稳定员工队伍、提振人才团队、稳固客户关系等效果。服务企业发展主要体现在管理创新为技术创新服务上。一方面,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过程离不开科学管理,其流程需要持续地改进和完善,这属于管理创新范畴,起到孵化技术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创造出应有价值,必须通过管理创新为之提供新的、必需的、先进的、适用的管理模式、形式、方式和方法。引导企业发展主要体现在通过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企业规划能力、顶层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推动企业发展基于创新是企业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经” 和“纬”的关系,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并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只有两者达到高度匹配水平,才能创造出理想的价值。从要素形态上讲,企业要素可分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两大类。有形要素只有通过科学管理才能形成价值创造能力。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如果有形要素不变或相对稳定,管理水平越高、越先进,其价值创造水平就越高,或者说产出就越多越好。比方说,用六根火柴棒摆放三角形,如果一把抓乱扔,这是无管理,一个三角形也出不来;如果摆放成两个三角形,这叫粗放管理;如果摆放成立体三棱椎,就会得到四个三角形,这就叫精益管理,将六根火柴棒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管理创新最高追求,就是使一定的要素效用发挥到极致的水平。企业的无形要素是有形要素通过管理形成价值创造能力后,在长期的运营中沉淀、积累出来的,从而使企业的推动要素和核心竞争力、协同竞争力不断壮大和提升。
创新推动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有三条: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推动结构调整;二是通过业务、组织、财务重组实现去落后产能、去无效产品、去僵尸资产,甩掉包袱、减轻负担、精干主体、集中优势、激发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等目标;三是面向全球通过资本运营实施收购、兼并、整合,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人才、产品、服务、技术、场地、品牌、资本、装备、文化、供应渠道、销售渠道、目标市场、高端客户、紧缺自然资源及现代化管理的新模式、新方式、新方法、新手段等。另外,重组、整合还是快速提高行业集中度的重要途径。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处于产业链条高端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竞争能力较差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受到本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的打压,日子也不好过,甚至比我国传统企业更难过。这就给我国实力强的企业提供了并购的机会。
上述三条途径的有机结合和适时地、成功地持续推进,就会使企业的要素结构、业务结构、组织结构、能力结构及规模水平、财务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达到转型升级的目标要求。但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从理论上讲,选择兼并、收购对象,必须坚持“吃得进、咽得下、全消化、全吸收、补短板、扬优势、快发展、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但从实践上讲,并购方所得到的资源大多有三种类型,即优势急需资源、重复扩张资源、僵尸垃圾资源。只有优势急需资源是并购方追求的目标资源,产生正效应。而其它两种资源是并购方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是负效应。并购方只有在正效应总体权衡大于负效应的前提下,才能做出并购决策。二是兼并、收购之后,有一个绕不开、躲不过的关键难题,就是整合。国际上流传着一个“七七规律”,这就是在企业间并购中“七成未达到商业目标,七成败因在于文化”。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企业收购了德国12家高度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中德两国研究人员对这些收购案例做了调查,结果是:三分之一取得了理想的成功,三分之一效果与预想差距明显,剩下的三分之一成了收购企业的“灾难”。并购整合有三大挑战:①人员整合,主要是关键技术人才的整合。整合的难点是核心文化的融合。实践证明,70%的并购整合失败的原因是企业精神文化融合的失败;②整合速度。既快不得,也慢不得。不能快的原因主要还是精神文化整合不可能突飞猛进,而必须循序渐进,不能“只争朝夕”,而必须 “水到渠成”;慢不得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市场机遇问题,慢就意味着丧失或错失市场机遇,越慢丧失机遇的风险就越大,太慢就必然会丧失重大机遇,甚至会拖累并购企业陷入困境乃至绝境;第二是并购企业在财务上承受的压力,越慢财务压力会越大,甚至把整个企业压垮;③系统整合。技术、人才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还必需结合其他相关要素及相关功能活动才能形成应有的价值创造功能。另外,在国际上流传着一个被称为“并购魔咒”的理论,即并购交易的好处通常流向卖方,而买方的股价往往在交易达成后下滑。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英国学者对2012年至2016年间中国44家上市公司所收购的英国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显示:在交易公布的10天前和10天后,收购方的股价不降反升。三是创新的最高追求不是新,而是供需安全对接。对产品创新而言,其最高追求是尽快拥有全球客户、全球品牌、全球资源、持久市场、持久厚利、持久竞争优势。要避免新产品研发、试产完成之日,就是封存压库之时状况的出现。
“以人为本”已成为全球企业界公认的真理。卓越企业拥有的各种优势之母是企业的关键人才团队。可以说,企业经营的核心是人才,根本目标是通过不断健全、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建成具有国内外同行业一流创新能力和创新业绩的人才团队。卓越企业人才团队应具备以下八大特质:一是包容性。指的是在思想政治上,不苛求人才团队每一位成员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统一在一个标准上,但必须都能够较好地融入企业文化整合的目标体系中,必须都具有较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归属感和善于创新、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工匠精神;二是多样性。指的是企业人才团队每一位成员在业务上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且做到“一专多能”。整个团队能够满足企业价值创造链条不同岗位、不同节点、不同层次、不同子系统对人才的需求;三是互补性。指的是企业人才团队各成员之间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但能够较好的做到互学、互帮、互促、互利,实现共同进步和人才团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四是协同性。指的是企业人才团队各成员在企业价值创造链条分工中,能够紧密配合、通力合作、各尽所能、各负其责,确保企业价值创造目标效率和效益的实现;五是竞争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人才团队各成员能够坚持面对国内外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中标杆企业和标杆人才,确立学、赶、超目标,做好学、赶、超规划和计划,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其二是企业人才团队内部要树立标杆人才、标杆集体,坚持不懈地开展学、赶、帮、超活动;六是稳定性。指的是企业人才团队成员的进出流动要坚持做到有序性、计划性和可控性并与企业对人才使用与培养的需求精准对接;七是创新性。指的是企业人才团队及成员要与时俱进地追求一流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特别是要确保原始型、颠覆型技术创新、智能创新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八是传承性。指的是企业人才团队传统的或新拥有的核心技术优势和话语权要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并在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企业人才团队成员的补充和发展主要途径有四条:一是自我培养。二是外部引进。有两种实现途径:最简单、最直接的就是挖目标人才所在企业的“墙角”。另一条途径就是通过收购、兼并目标企业而获得目标人才。三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或叫做“借智”。这是通过与目标企业实施协作、合作、联盟等战略,实现人才优势互补,或获得对目标关键人才临时聘用的机会。四是不断提升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能力和魅力。首先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精神文化和浓厚氛围;其次要不断健全、完善使关键人才工作上满意、待遇上满意、生活上满意、环境上满意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长效激励与中短效激励相结合,最大限度和持久地调动关键人才聪明才智和创造的积极性。为此,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
(三)产品结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
制造企业在其做优、做强、做大全生命周期历程中,多元、多板块业务结构会不断生成并不断发展壮大,包括产品价值创造、服务价值创造、技术价值创造、智能价值创造、品牌价值创造、物流价值创造、网络价值创造、信息价值创造等。这里所探讨的是产品结构调整,其他价值创造体系的结构调整,可供参仿。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要坚持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多维思考原则。①要高站位。只有这样,才能“一览天下小”,生成参与直至主导全球竞争的梦想、力量和自信,从而谋划出科学发展的战略布局;②要吃透即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重大发展机遇;③要吃透预期。只有这样,才能找准发展的方向和路径;④要吃透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⑤要吃透竞争对手和协作者。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标杆企业,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学、赶、超任务和目标;⑥要吃透宏观经济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就势趋利,合规依法经营;⑦要绘制出“三维图”。第一是企业主导产品或本业产品全产业链结构图;第二是企业主导产品或本业产品所属行业全国年度、季度进口产品种类、数量结构图;第三是企业产品结构调整规划图。通过对“三维图”的综合分析,做出企业当前产品结构调整的决策。二是要坚持优先做优、做强、做大符合发展战略的本业或主业的原则。所谓本业,就是企业在创业阶段开发经营并取得成功且发展成为企业第一支柱产品,成为关键人才、核心技术集聚的高地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第一载体。主业指的是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占企业总资产、总营业收入、总利润比重最大的产品。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主业就是本业;另一种是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中,新研发的产品得到快速发展,其资产总量、营业收入、实现利润等方面都超过了本业。三是要坚持有“节奏”、有“节拍”的原则。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可以使企业的规模经济或实现扩张或保持稳定或出现收缩。应特别注意的是,扩张型产品结构调整必然引发企业要素结构进行配适性、保障性、扩张性调整。这个调整,需要一个生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无节制的产品结构调整,必然导致人才、技术、管理等核心要素出现“短腿”或缺失或滞后的问题,使新开发的产品难以正常投入运行而丧失应有的效率和效益,甚至会拖累原有的业务正常运营,更严重者,会使企业陷入困境或绝境。所以,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必须做到有“节奏”、有“节拍”。所谓有“节奏”,就是产品结构调整要有科学的周期,给要素结构配适性、保障性调整留有足够的时间;所谓“节拍”,就是每一次产品结构调整要有合理的力度,科学的规模,确保量力而行。另外,追求规模扩张,不能盲目地搞“扎堆”和“随风”投资,必须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坚持“优胜劣汰”、公平竞争,杜绝同质产品产能过剩而过度“零和”竞争局面出现的原则。四是要坚持“新高精尖细专特长宽”科学发展的原则。所谓新,就是市场即期理想,预期前景看好的原始型创新或颠覆型创新产品,或“我有人无”的产品;所谓高,就是属于全球科技发展前沿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高门槛、高效益的产品;所谓精,有两层含义,首先是通过与全球标杆企业进行精准对标,明确精准赶超目标,采取持续汲取型创新和颠覆型创新,将传统产品做精美、做精致、做精准、做精益,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大,性能更好、品牌更响、消费者更欢迎的产品。为此,要特别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其重大意义就是把“工匠”精神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升到了崭新的水平。创新能力是由两大基本能力合成而来的,即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只有解决问题才能产生创新成果,两者的循环推进过程就是创新活动持续推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要拥有一流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拥有一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匠”精神是孕育、生成“两力”的“孵化器”。拥有了一流的“工匠”精神的企业,就好比拥有了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应用在对市场即期需求信息的搜集和分析研究上,“望远镜” 应用在对市场预期需求信息的搜集和分析研究上。这会极大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分析研究的速度、广度、深度、远度、细度、准度和精度,极大提高发现问题、确定课题的能力。另外,处于市场激烈竞争的产品,往往是大同小异,细微之处分高低。这取决于“工匠”精神强与弱。一流的“工匠”精神是企业创全球顶级品牌不可缺失的精神动力。当前,从全球看,世界公认德国企业具有更强的“工匠”精神。德国在高新技术自动化、数字化工业生产领域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打造出了“宝马”、“奔驰”、“大众”三大全球驰名汽车品牌,就连“双立人”组合炊具也成了享誉全球的名品。“精”的另一种含义就是将现有产品结构中长期亏损和滞销无效的产品砍掉,将落后产能去掉,并通过实施“销地产”和“供地产”战略,将先进的过剩产能转移出去,使企业产品结构保持无拖累、无包袱、高效益的精干水平;所谓尖,就是研发有效供给链条中处于高端顶尖部位的新产品;所谓细,就是研发满足细分市场“小众化”需求、个性化需求的新产品。从我国和发达国家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独居老人”、“独居光棍”、“空巢老人”等会越来越多。所以,细分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一人用”产品和“一人业态”会越来越多;所谓专,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做成高端客户指定的专用产品;所谓特,就是坚持比同行业更快、更高、更精的创新标准,把竞争激烈的产品做成令消费者追求,让同行业竞争者追赶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所谓长,就是研发本业或主业在全球产品链条中旺销的产品,从而使本业或主业产品链条更长、更深、更高、更齐全,竞争力更强,成长性更强;所谓宽,就是研发与本业或主业相关联或无关联的新产品,使企业多元化、多板块产品结构横向更宽、更广,市场适应性更强。对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要素水平、不同管理水平、不同创新能力、不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来讲,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本企业技术、管理、资金、资源等要素能力有可靠保证的前提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明确经营空间、位置,确定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重点和兼顾点。
企业要不断向“新高精细尖专特长宽”产品结构攀登,必须实现创新能力由低能向全能转变。所谓低能,就是企业创新能力处于“抄袭、模仿、跟进、并行”水平;所谓全能,就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到了“模仿、跟进、并行、赶超、领先”水平;所谓领先,就是原始型创新和颠覆型创新能力在全球同行业达到并保持领先水平。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不仅要消化掉“三期叠加”对经济造成的下行压力,而且必须保持中高速增长。为此,必须成功实施“开源、堵漏、创名牌”发展战略。所谓开源,就是依靠科技创新,开拓经济新的增长源并使其尽快发展、壮大。特别明显的是,当前消费需求增长强劲,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消费拉动持续增强。消费呈现重体验、重独创、重个性、重品质、重名牌的特点。重点消费领域包括旅游、文化、体育、保健、养老、教育、培训等,统称为“幸福消费”,从而促成“幸福产业”的快速增长。我国十三五规划已做出三个方面的重点安排:一是高端服务业,包括高端生活服务业和高端生产服务业。高端生活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保健类、文化娱乐类及家政服务类等;在高端生产服务方面,国内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公司把持着,比如在管理咨询领域,名气最大的是麦肯锡、科尔迪等公司;在综合、集成服务方面,品牌最响的是IBM、惠普、AMR(美国先进制造研究中心)。二是高端制造业。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标志是把装备制造业提升到中高端水平。有两个目标:第一是主导国内装备市场,第二是不断提升对全球装备市场的占有份额。现在的情况是,我国制造企业生产所需的高端精密装备,大多是外国货。在民用航空领域,几乎看不到国产大型飞机。为此,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包括航天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装备、先进化工成套装备等重点发展方向。三是大力发展带动力强的新产业,包括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及绿色低碳、高端装备材料等产业。所谓堵漏,就是最大限度地把国民消费留在国内,最大限度减少国内消费外流。引发消费外流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①“人有我无”的产品或服务;②供不应求的产品或服务;③“我有人优”的产品或服务,主要是拥有全球驰名品牌的国外产品或服务。消费外流的主要途径有三条:①到国外旅游地“爆买”;②在网上瞄准海外商品进行“海淘”;③有组织、有计划地大量进口海外商品。所谓创名牌,就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这是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是快速开拓市场的利器,是企业增收的“摇钱树”。品牌是有等级的,至少分三级:区域级(地区级)、全国级、全球级(世界级)。品牌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创建全球顶级品牌,这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法宝。2013年美国《福布斯》公布的全球最有价值的十大品牌中,美国企业包揽了前八位。苹果位居第一,品牌价值达到1043亿美元。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跻身全球十大最有价值品牌的企业。但在国内已产生了“百强品牌”企业。英国WPP集团与市场调研公司华通明略合作,于2016年3月开展了一项调查,对最具价值的中国百强品牌进行排名,第一名是腾讯公司。百强品牌价值合计为525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3%。其中,科技企业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其市值所占比例2014年为16%,去年达到27%。
品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严密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从低到高的渐进过程。对不同企业讲,这个过程有快慢之异,长短之别,高低之分,但拥有全球驰名品牌的企业,其基本经验是“打好组合拳”,其主要构成可以用下述公式来表示:全球一流的企业文化+全球一流的创新能力+全球一流的产品+全球一流的服务+全球一流的高端客户+全球一流的市场占有率+全球一流的国际化经营+全球一流的合作伙伴+全球一流的资本运营能力+全球一流的管理水平+全球一流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经济、融合经济、网络经济+全球一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全球一流的营销、宣传能力+全球一流的公众形象+全球一流的品牌标识=全球一流的品牌。品牌影响力的核心标志由“三量”构成:一是拥有购买行为的群体量,即市场占有率;二是拥有购买欲望但无购买行为的群体量;三是无购买行为、也无购买欲望但闻其名给予正面评价的群体量。如果“三量”相加之和在全球最大即是全球最驰名的品牌。
(四)要素结构调整必须坚持的原则
由于企业无形要素是人力资源科学组织其它有形资源或者说是通过管理形成运营能力后产生并积累出来的。所以,要提升企业要素水平就必须首先提升有形要素水平。
有形要素调整和配置必须坚持15条基本原则,即必须、先进、适用、优质、高效、智能、匹配、均衡、精准、完整、绿色、稳定、安全、经济、耐用等。所谓必须,就是不购置无用和可有可无的要素;所谓先进,就是与国内外同行业标杆企业相比较,重要的和关键的要素品质和性能都处于先进水平;所谓适用,就是要素品质和性能正好符合要求,既不出现性能浪费,也不出现性能不足;所谓优质,就是名牌要素或高质量要素,不存在“冷、背、劣、滞”要素;所谓高效,就是单位要素所创造的价值较高、得到的附加利益较多且整体要素效率高;所谓智能,就是要素配置有利于不断提升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水平,不断提升价值创造全流程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水平;所谓匹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所配置的各要素种类、数量、品质、性能符合最佳组合要求,不能出现“短板”或无用的“长板”。二是要素种类、数量、品质、性能及其结构必须满足相关业务竞争运营的需要。匹配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企业业务结构调整、提升过程中,处于周期性“匹配——不匹配——再匹配”的循环之中。所以,结构调整必须把握好科学的“节奏”和“节拍”。所谓均衡,就是要素购置要有严格的、合理的、精益的进度计划,既要确保及时、精准供应,又要保持合理储备,更要力争实现“零库存”,以减少资金占用;所谓精准,就是购置要素要在种类、数量、品质、性能上做到精、准、实,按需求“对号入座”,不能搞代用品,不能出现“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不能出现违规购置,也不能出现“缺斤短两”和账物不符;所谓完整,就是必须保持所购材料、燃料、设备、工卡量具及备品、备件、配件、易损件等要素名称、使用说明、购买时间、购买数量、购买单价、供应商、采购人等有关信息、数据、资料的完整性;所谓绿色,就是所购置的要素符合环保要求;所谓稳定,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所购置的要素性能要稳定、品质要稳定,这就需要挑选稳定的供应商和稳定的供货渠道。二是价值创造全流程的运行必须达到稳定的要求,事故率必须达到控制标准;所谓安全,就是指各要素在储存、运输、搬倒中和在价值创造全流程运行中达到安全要求;所谓经济,就是指所采购的要素在同质前提下比较便宜,但绝不能为了便宜而采购假、冒、伪、劣的东西;所谓耐用,就是单位要素在价值创造全流程运行中其正常性能额定时间长、不易损坏且消耗低。
不断提升上述15条基本原则的执行水平是不断提升全要素及其结构水平的前提。
(五)产品结构调整模型
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模型,可以参仿果树培育工程来设计:即壮主干、增旺枝、定嫩枝、育新枝、去衰枝、除枯枝、栽新树、增地力、精管理、创名品、果永丰。
壮主干。指的是企业业务结构调整首先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智力不断调高、调精、做优、做强、做大符合发展战略的本业或主业。包括三大层次:一是围绕本业和主业现有产品五层次(实质层、形体层、延伸层、期望层、潜在层),以一流的“工匠”精神和争创一流品牌的信念,通过自主创新、协作创新、资本运营等途径,不断壮大高新工程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要素资源池,确保升质、优能、增智、降耗、提效等技术改造高效进行。二是不断提升本业或主业研发、制造、营销、供应、服务、品牌等各环节价值创造能力和水平;三是不断把本业或主业产品链条做宽、做长、做高并不断提升和优化高、中、低档产品、品种、规格、花色比例水平。
增旺枝。指的是对现有产品结构中营业收入快速、持续增长,效益稳定提高,市场份额不断攀升的“三好”产品,在精准分析研究未来市场机遇和威胁的前提下,适时、量力、有节奏、有节拍地进行以技改投资为主的规模扩张,加快企业新支柱产品的生成和壮大步伐。
育新枝。指的是企业围绕 “三好”产品,不失时机地大力研发市场即期和预期需求“双景气”的新花色、新品种及新规格,不断提升“三好”产品链条更长、更宽、更高、更新、更尖、更精、更专、更细、更特的水平,使之快速成长为产品结构中的新支柱。
定嫩枝。指的是企业研发的新产品经试产成功后,要投入市场经受考验,进入导入期或试销期。只有基本实现了试销目标后才能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如果新产品在试销期的绩效与试销目标要求差距很大,而且难以补救,该新产品就应被淘汰。
去衰枝。就是关停长期处于营收增长乏力、生产效益低下、竞争能力差且市场前景暗淡的产品,使产品结构更高效、更精干。
除枯枝。就是将多年亏损、扭亏无望的僵尸产品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品和产能砍掉,清除企业经营包袱,实现高效、精干发展。
栽新树。就是研发与本业或主业相关联或无关联的新产品,从而生成新产业、新业态,使企业产品结构不断向更新、更高、更宽的多板块方向发展。
增地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断加强企业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努力实现研发投入逐年增加,研发强度逐年提升,确保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向国内外同行业一流水平攀升,持续增强降成本、减负债、补短板、调结构、防风险能力和持续、高效发展的动力及后劲。二是不断提升资源、体制、机制、制度等对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的保障能力;三是随着产品结构调整的节奏和节拍,适时地、适度地进行要素结构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确保“三大结构调整”与时俱进地处于互为依托、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良好状态;四是在不断提升理想型科层制“精简效能”实践标准的同时,大力推进创新研发平台和资源经营平台管理模式的生成、拓展和规范化建设,把企业外部的创业者吸引进来,把企业内部的创客从僵硬的科层制捆绑链中解放出来,使其聪明才智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和最有效的发挥。同时,要不断健全、完善企业内部全面市场化运营的体制、机制和制度。
精管理。就是以一流的“工匠”精神,追求一流的“精益管理”,实现三大目标:一是企业各种各类要素与时俱进地处于先进水平和精准匹配水平;二是企业的组织机构与时俱进地保持一流的“精简、效能”水平;三是企业与时俱进地保持一流的产品结构和最佳产出水平;四是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不断提升并达到一流水平。可以说,追求精益管理,是实现企业梦的必由之路。
创名品。对果农来讲,就是要培育名果;对企业来讲,就是创名牌产品,这是产品结构调整必须的重要的后继任务,也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
果永丰。指的是企业通过适时、有节奏、有节拍地调整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壮大种子产品(指研发中的产品)、苗圃产品(处于试产、试销期或导入期的新产品)、初果产品(即完成试产试销之后,初步形成批量生产且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的新产品)、盛果产品(指本企业生产批量较大、盈利水平较高、市场份额较大,进入成熟期的产品);适时压减贫果产品(已进入衰老期的产品,其表现是市场持续萎缩、效益持续下降、生产能力闲置);适时淘汰无果产品(即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的产品)。保证企业持续处于有效供给不断扩张、效益不断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攀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
(六)“转型升级”模型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发展理念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方向“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发展方式要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结构调整要由增量扩能为主向调升存量、做优增量并举转变;发展动力要由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投资/制造业增长为主向消费/服务业增长为主转变;资源配置要由以计划为主向市场化为主转变;经济运行要由追求高速增长向追求高效增长转变。确保四大目标任务的实现:一是制造业从“中低端”为主升级为“中高端”为主,确保“中国制造2025”如期实现;二是经济发展保持在7%左右的中高增速;三是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跻身全球高收入国家行列。
对于企业来讲,新一轮转型升级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明确的“一个坚持”、“三个必须”、“六个转变”,为确保“四项目标任务”的实现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并圆满实现各自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升级的目标任务,持续做优、做强、做大。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从当前全球范围看,越来越多的顶级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路已基本走到了尽头。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企业成长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其中,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和总部经济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网络经济并不需要像航空航天或汽车制造那样尖端密聚的技术和知识,靠的是理念创新、抢抓机遇、快速反应和人性化服务。在网络经济中,互联网不可能成为完整的商业模式。所有企业要么是互联网平台级企业,要么是“互联网+”企业。前者是互联网经济中的支柱和平台,后者是互联网经济中的节点和触点。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触网”早已是传统企业的必修课。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开始加速布局实体门店。小米科技宣布,未来五年要将重心放在线下,京东瞄准村镇开设家电专卖店,阿里巴巴开始推广线下天猫超市的经验。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深度融合和高度对接有力拓展了新业态空间。总部经济是伴随着中心商务区的出现而被发现的一种经济模式。需要有一个极有吸引力的某一单一产业作为“晶核”,吸引众多资源大规模聚合,从而形成有特定职能的经济区域,进而形成生态型绿色办公场所,既有充分的绿地、优美的景观,还有各种分工细致而高效的社会服务及物业服务,从而吸引国内外著名企业或跨国公司总部入驻。我国最早的一个总部经济(也叫总部基地)是丰台园。总部经济一旦形成,就可以给当地经济带来诸多外溢效应。
企业转型升级模型可以参仿人才成长一般规律来构建:“梦想+修养+致学+消肿+长身+保健+防病+增智+提能+圆梦”。
梦想。指企业全体员工基于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包容性人生观和利益观,以强烈的时代使命感、责任感、义务感,以全球同行业标杆企业为榜样,以追求超越和卓越的信念为动力,对本企业全生命周期内“三大转型升级”的使命、目标、任务及要求生成的希望、影像和战略愿景蓝图。
修养。就是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体员工思想、政治、文化、知识、技能、行为、作风水平,不断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生成、巩固包容性人生观和利益观,不断提升企业治理能力、运营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和赶超能力。
致学。指的是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要认真实施学、赶、超“双标杆”工程。这个工程主要由四大环节构成:一是找准同行业生产标杆和高端客户标杆,简称为“双标杆”,可以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客户,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或若干个客户。但标杆必须是这个行业生产企业中先进代表和本企业目标高端市场中最具话语权的客户;二是准确掌握生产标杆企业的要素优势、能力优势、标准优势、绩效优势等。同时,要虚心听取、准确掌握标杆客户的意见、建议、要求及需求意向。三是在做到“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明确学什么、改什么、赶什么、超什么,进而研究、谋划、制定出怎么学、怎么改、怎么赶、怎么超的方案、措施、方略、方针、规划和计划并实行动态管理,使之与时俱进地保持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四是以强大的执行力确保各个进度目标的实现。通过持续、认真、有效地实施“双标杆”工程,就能有力推进“三大结构调整”和“三大转型升级”,就能更精准地掌握高端需求,更精准地研发高端产品和技术,更精准地提供系统性、集成性高端生产性服务,更精准地使业务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相对接。
瘦体。指的是去落后产能、去过剩产能(指把先进的过剩产能转移出去)、去库存积压、去无效供给、去历史包袱、去违规借贷、去高负债经营、去机构臃肿、去人浮于事、去低效资产、去“僵尸”资产等。
长身。就是坚持优先做强、做优、做大本业或主业的原则,根据产品结构调整“新高精尖细专特长宽”九字原则,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决策原则,在科学、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发、并购、重组、整合、协作、引进及销地产、供地产等途径,采取适合的成长方式,不断拉长、拓宽、丰满、提升包括产品、技术、智能、服务、物流、品牌、信息、网络、大数据等价值创造链条,并不断提升向相关新产业、新业态渗透、融合能力,推动范围经济、总部经济、协同经济、融合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及资源经营平台等多板块经济不断生成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不走出国门的企业,不可能做强做大。世界500强企业都是全球化发展的一流企业,其主要特质可以归纳为九个方面:一是接地气、深扎根。主要是熟练遵守目标国家或地区的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熟练掌握并全面遵守目标国家或地区相关产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和维护自身权益;成功构建并不断拓展了公共关系网络。二是拥有汇聚全球一流资源的能力和实力,与时俱进地在结构调整中保持了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三是在本业或主业全产业链全球价值创造分工中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并保持了制造环节一流的核心技术话语权。四是打造出了全球知名品牌并实现了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五是本业或主业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不断增长,特别是高端市场和高端客户拥有量在全球同行业竞争者中保持着较高水平。六是拥有并不断提升为全球高端市场和高端客户提供全价值链一流的集成或“一条龙”服务能力。七是拥有自主或协同运营、各种技术、各种资本高效融合并形成全球布局的一流研发创新平台。八是实现了包容、共赢、绿色、持续、高效发展并对全球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九是全球发展布局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和完善,成为同行业示范标杆企业。
保健。主要是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个自觉(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我们必须自觉维护核心、自觉服从核心、自觉捍卫核心)、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不断提升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能力。
防病。指的是企业要切实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杜绝重大决策失误。为此,重大事项决策必须具有令人信服或公认的依据,主要包括:①国家法规和政策导向依据。②全球知名企业和经济界公认的决策依据。③同行业标杆企业公认的决策依据。④本企业领导团队和全体员工公认的决策依据。比如,在进行重大决策前,要科学、准确地运用全球公认的战略综合分析和战略匹配工具,对本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做出准确的评估,为决策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在进行顶层设计中,要精准运用国际上公认的SMART决策原则(S代表目标具体而明确;M代表可衡量、可量化;A代表可操作且具有挑战性;R代表现实性;T代表时间进度。);在实施企业股份制改革中,股权分配要符合国际上公认的“二八理论”,即占企业全体员工20%的人才创造了企业80%的财富;在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中,要遵循国际上公认的“诺兰模型”进行。二是杜绝企业违规经营投资活动。具体事项可参照2016年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即国办发[2016]63号文件中明确的责任追究事项。该文件在责任追究上只适用国有企业,但所列事项也是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应该杜绝的。三是要形成企业例行的或定期的经营投资活动咨询、诊断制度。此类咨询、诊断活动不宜由本企业独自实施。为此,企业要有自我咨询、诊断团队,在实施咨询、诊断时,要外聘若干有名望的专业人员参加。
增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全体员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意识不断增强;二是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三是领导层、人才团队及全体员工的集成智力与时俱进地保证了企业“三大结构调整”高效、成功地推进;四是企业拥有的和可控的无形资产、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市场资本及社会资本与时俱进地积累和研发平台、服务平台与时俱进的完善、壮大成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成功延进的核心保障。
提能。就是不断提升决策能力、顶层设计能力、创新(包括产品、技术、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创新等)能力、执行能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资本运营能力、国际化经营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品牌建设能力、自我诊断能力、基础管理工作能力等,其核心是不断提升、激活、释放全体员工的创造力,不断提升企业原始型、颠覆型自主创新能力和创建产学研用联盟创新能力,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
圆梦。就是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转型升级的使命、目标、任务、要求圆满实现,并在全球同行业竞争中拥有了一流资源、一流能力、一流业务、一流品牌、一流组织、一流规模、一流效益、一流后劲,追求卓越的梦想终于实现。